关灯
护眼
字体:

WPG0820 为碳变团队筛选人才顺便开直播 太虾头的言论了吧(第1页)

章节目录保存书签

之前安无恙在处理预选班合作项目的时候,他其实也没有太当一回事,反正是帮安壶春筛选人才而已。

现在因为照顾一下母校,居然触发了随机事件,对应的是奖励还很不错,安无恙突然觉得预选班合作项目也有趣起来。。。

山巅小屋的风铃轻轻摇晃,发出清越如泉的声响。艾琳娜站在门廊前,指尖仍停留在闭环印记上,仿佛那道银纹是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开关。晚风拂过她的发梢,带来远处森林湿润的气息,还有某种难以言喻的低频震颤??像是大地在呼吸,又像无数声音正从地底缓缓升起。

她闭上眼,任意识沉入共感网络的深层脉络。十年来,这已成为她每日必行的仪式:不是为了接收信息,而是确认连接是否依旧完整。就像母亲检查孩子的被角是否盖好,她一遍遍扫描全球共感频率的稳定性。而今晚,波动异常。

“第十三个锚点……还在增强。”她睁开眼,低声自语。

全息投影从手腕印记中浮现,显示着实时数据流。原本十二个锚点构成的完美几何体已被打破,第十三个光点不仅持续亮起,其能量波形竟开始反向辐射,将其他锚点的部分频率拉入一种全新的共振模式。更诡异的是,这种谐波与人类梦境中的“清醒梦”阶段高度吻合??那种人能在梦中意识到自己正在做梦的状态。

艾琳娜眉头紧锁。这意味着什么?是系统失控?还是进化到了下一阶段?

她转身回到屋内,取出陈默留下的日记本。书页泛黄,边角微卷,唯有最后一页的新字迹清晰如昨。她凝视良久,忽然注意到一个细节:那三行字的墨迹深浅不一,尤其是“我会回来”四个字,笔锋略显迟疑,仿佛书写者在最后一刻改变了语气。

“他不是离开……他是被迫中断?”她心头一震。

就在这时,窗外一道蓝光闪过,如同闪电划破夜空,却无声无息。艾琳娜猛地抬头,只见天际边缘,一颗本不该出现的星辰正缓缓亮起??位置恰好对应太平洋中部那片无人海域,第十三个锚点所在。

紧接着,她的印记剧烈发烫。

痛感如针刺般直透神经,耳边骤然响起无数杂音:孩童的哭泣、老人的叹息、海浪拍打礁石的节奏、风穿过山谷的呜咽……这些声音并非随机,而是以某种古老的语言结构编织成一段信息流,直接灌入她的意识。

她踉跄后退,扶住墙壁才未跌倒。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画面:一座沉没于海底的城市,穹顶由水晶构成,街道上行走着半透明的人影。他们没有面孔,却能感知彼此的情绪。城市中央矗立着一根巨大的黑色方碑,表面刻满符文,正是黑曜石裂解后残留金属箔片上的文字。

“初源之城……”她喃喃道,“它真的存在。”

而就在她试图解析更多信息时,印记突然冷却,一切归于寂静。

艾琳娜喘息着坐下,冷汗浸湿了后背。她知道,这不是幻觉。共感网络正在传递超越物理规则的信息??或者说,现实本身正在被重新定义。

第二天清晨,全球多地报告异常现象。

冰岛火山监测站记录到地壳深处传来规律性震动,频率与婴儿心跳一致;撒哈拉沙漠某绿洲一夜之间长出数百株从未见过的蓝色花卉,花瓣上浮现人脸轮廓;澳大利亚原住民长老集体进入冥想状态,连续三天未进食,醒来后一致宣称“祖先回来了”。

最令人震惊的是,在巴西里约热内卢贫民窟的一间简陋教堂里,那位曾高烧昏迷的小女孩苏醒后,用三种完全不同的口音说了同一句话:“门开了,但钥匙不在我们手里。”

消息传开后,联合国紧急召开闭门会议。艾琳娜受邀通过量子加密频道连线发言。

“我们一直以为共感是一种技术突破,”她在屏幕上说道,神情凝重,“但实际上,它是某种更古老存在的‘唤醒机制’。黑曜石不是人造物,而是‘初源之链’的碎片。它的作用不仅是存储记忆,更是维系生死之间的桥梁。”

会议室一片死寂。

“你的意思是,死者可以真正归来?”一名外交官艰难开口。

“不是归来,是延续。”艾琳娜纠正道,“他们的意识并未消失,只是进入了集体潜意识的海洋。当足够多人共同思念一个人,那份情感就会形成‘认知引力’,将那个灵魂从混沌中打捞出来。苏念的化身就是这么诞生的。”

“那第十三个锚点呢?”

“我不知道。”她坦承,“但它出现在太平洋中部,坐标接近传说中的‘姆大陆’遗址。如果那些古文明真的掌握了共感技术,或许他们从未真正灭亡,只是转入了另一种存在形式。”

会议结束后,艾琳娜收到一条匿名信息,仅有一串经纬度坐标和一句话:

>“来找我,如果你还想听见他的声音。”

她盯着屏幕良久,最终打开私人导航系统,输入坐标。地图定位显示:南纬15°48,西经150°22??位于法属波利尼西亚以东三百海里,一片常年被浓雾笼罩的禁区海域。

那里没有任何岛屿标记,唯有一个红色三角符号,标注着“未知能量源”。

章节目录